關于“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核中醫(yī)骨傷科學:橈骨下端骨折的治療方法與預防與調護”相關內容,相信參加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的考生都在關注,為方便大家備考,在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內容:
橈骨下端骨折的治療方法與預防與調護
治療
1.整復手法
腕部的解剖關系在骨折時常被破壞,在整復時應盡可能恢復正常解剖。整復時,患者坐位,老年人則平臥為佳,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
(1)伸直型骨折
1)骨折線未進入關節(jié)、骨折段完整者:一助手把住上臂,術者兩拇指并列置于遠端背側,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緊大小魚際肌,先順勢拔伸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糾正后,將遠段旋前,并利用牽引力驟然猛抖,同時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復位;若仍未完全復位,則由兩助手維持牽引,術者用兩拇指迫使骨折遠段尺偏掌屈,即可達到解剖對位。
2)骨折線進入關節(jié)或骨折塊粉碎者:在助手和術者拔伸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后,術者雙手拇指在背側按壓骨折遠端,雙手余指置于近端的掌側端提近端向背側,以矯正掌背側移位,同時使腕掌屈、尺偏,以糾正側方移位。
(2)屈曲型骨折:由兩助手拔伸牽引,術者可用兩手拇指由掌側將遠段骨折塊向背側推擠,同時用食、中、環(huán)三指將近段由背側向掌側擠壓,然后術者捏住骨折部,牽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將腕關節(jié)背伸,使屈肌腱緊張,防止復位的骨折塊移位。
(3)巴通骨折
1)巴通背側緣骨折:牽引下,將移位的骨折塊向掌側及遠端推擠,很易復位。為防止移位,應避免固定于掌屈位置。
2)巴通掌側緣骨折:拔伸牽引,術者可用兩手拇指由掌側將遠段骨折塊向背側推擠,同時用示、中、環(huán)三指將近段由背側向掌側擠壓,然后術者捏住骨折部,牽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將腕關節(jié)背伸,使屈肌腱緊張,防止復位的骨折塊移位。
2.固定方法
(1)無移位骨折:不需要整復,僅用掌、背兩側夾板固定2——3周即可。
(2)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遠端背側和近端掌側分別放一平墊,然后放上夾板,夾板上端達前臂中、上1/3,橈、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jié),限制手腕的橈偏和背伸活動。
(3)屈曲型骨折:在遠端的掌側和近端的背側各放一平墊,橈、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jié),限制橈偏和掌屈活動。
扎上三條布帶后,將前臂懸掛胸前,患肢保持在旋后15°或中立位,糾正骨折再移位傾向,固定4——5周。
3.手術治療
對于一些不穩(wěn)定及粉碎性的骨折,或整復后再次錯位的骨折,可考慮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4.藥物治療
兒童骨折初期治則是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中后期內服藥可減免。中年人骨折按三期辨證用藥。老人骨折中后期著重養(yǎng)氣血、壯筋骨、補肝腎。解除固定后,均應用中藥熏洗以舒筋活絡、通利關節(jié)。
5.練功活動。
固定期間積極做指間關節(jié)、指掌關節(jié)屈伸鍛煉及肩肘部活動。解除固定后,做腕關節(jié)屈伸和前臂旋轉鍛煉。
預防與調護
復位固定后應觀察手部血液循環(huán),隨時調整夾板松緊度;注意將患肢保持在旋后15°或中立位,糾正骨折再移位傾向;伸直型骨折固定期間應避免腕關節(jié)向橈偏與背伸活動。
相關推薦:
2020年全國各省市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醫(yī)師考試報名匯總
浙江省中醫(yī)醫(yī)術專長醫(yī)師考核考試時間延遲通知匯總!
中醫(yī)醫(yī)術專長考核-【中醫(yī)婦科學】常見知識點匯總
以上為“中醫(yī)醫(yī)術專長考核知識點:橈骨下端骨折的治療方法與預防與調護”全部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更多信息請隨時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