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
《中醫(y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是醫(yī)學教育網網友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學習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中的中醫(yī)知識所匯總的內容,為幫助廣大考生掌握,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如下:
目錄:
正文:
1.中醫(yī)學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
2.證,也叫證候,是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3.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癥狀和體征等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
4.論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5.“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fā)病的時間、地區(qū)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所以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就各異醫(yī)學教|育網。
……
1.五行學說應用于中醫(yī)學領域,主要是以五行學說的基本規(guī)律來闡釋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體表與內臟的有機聯系,以及人體與外在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從而成為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是五行特性的經典性概括。
3. 事物屬性五行系統(tǒng)歸類表是本節(jié)需要重點記憶的內容。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難經》比喻為“母”與“子”的關系,即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如以火行為例,生我者為木,我生者為土,這樣就稱木為火之母,土為火之子醫(yī)學教|育網。
……
1.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tǒng),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2.十二經脈的名稱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經、陰或陽經、臟或腑經。如手太陰肺經等。
3.十二經脈的走向規(guī)律是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4.部,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則從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陰經。從而形成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的循行路徑醫(yī)學教|育網。
5.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
①四肢部位:陰經分布在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內側分三陰,外側分三陽,其前后順序是太陰、陽明在前線;少陰、太陽在后線;厥陰、少陽在中線。
②頭面部位:則陽明經行于面部、額部;太陽經行于面頰、頭頂及后頭部;少陽經行于頭側部。
③軀干部位:手三陽經行于肩胛部;足三陽經則足陽明經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陽經行于后背、足少陽經行于身側面;手三陰經均從腋下走出;足三陰經則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經脈,其排列順序,自內向外為足少陰經、足陽明經、足太陰經、足厥陰經。
……
六淫和七情內傷“是《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第一章”病因“的重要知識點,該部分知識在執(zhí)業(yè)藥師的考試中幾乎每年必考,尤其六淫和七情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更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因此特在此進行歸納,希望幫助學員梳理考點,提高學習效率醫(yī)學教育|網。
1.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①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
②風性善行而數變;
③風性主動;
④風為百病之長。
2.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②寒性凝滯;
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②暑多升散,耗氣傷津擾神;
③暑多挾濕。
……
“發(fā)病與病機”是《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第一章的重要知識點,該部分知識在執(zhí)業(yè)藥師的考試中幾乎每年必考,尤其是陰陽失調的病機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因此特在此進行歸納,希望幫助學員梳理考點,提高學習效率。
1. 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
2. 邪氣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
3. 影響發(fā)病的主要因素:①環(huán)境;②體質;③精神狀態(tài)。
4. 伏而后發(fā):多見于“伏氣溫病”,如“夏傷于暑,秋為痎瘧”,“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等。
5. 合病與并?。褐竷山浕騼蓚€部位以上同時受邪而出現病證。
……
未完待續(xù),敬請期待……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