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流中對對方傳遞的信息給以及時的、恰當?shù)姆答?,可以促進交流的進行。不能做出及時和恰當?shù)姆答?,則往往會影響交流的進行,甚至使交流失敗。
在人際交流中有三種反饋形式:語言反饋、體語反饋和書面反饋。“體語”反饋是用動作、表情等“身體語言”給予反饋。書面反饋是利用書面上的文字或符號做出反應。在不宜用語言和體語進行反饋的情況下,可以用文字或符號來傳遞反饋信息。
反饋也可分為三種不同的性質(zhì):①積極性反饋:做出理解、贊同、支持的反應是一種積極性的反饋,如“我認為你說得對。”“好!”“對”等;或者以點頭、伸大拇指等體語來表達。②消極性反饋:做出不贊同、不擁護、不支持或反對的反應為消極性反饋,如說“不行”“不對”“我不同意”等,或以搖頭皺眉等表情或動作來表示。③模糊性反饋:做出沒有明確態(tài)度和立場的反應。如說:“哦!”“是嗎?”以及不置可否的表情等。
在人際交流中,傳者和受傳者互為反饋,這里講的反饋技巧,是指作為健康教育工作者應該掌握的技巧。
(1)在聽對方的陳述時,要集中注意力,并隨時用表情、體語來表示自己對對方談話的興趣,如微笑、點頭等,以支持對方把交流進行下去(運用積極性反饋技巧)。
(2)恰當運用體語,如與同性別服務對象交流時可以適當將座位靠近,以表示親近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拍拍對方肩膀表示鼓勵等(運用積極性反饋技巧)。
(3)支持對方的正確觀點和行為要態(tài)度鮮明(積極性反饋);
(4)糾正對方錯誤觀點和行為要和緩、婉轉(zhuǎn)、耐心(消極性反饋);
(5)對有些敏感問題和難于回答的問題可以暫時回避,不作正面解答(運用模糊性反饋技巧);
(6)對于知識性問題或決策性問題,不要給對方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回答;
(7)搞清對方問題的核心,不要答非所問;
(8)了解對方的意圖,針對問題的實質(zhì),給予解答;
(9)對于不同的人提出同樣的問題,回答可以因人而異。根據(jù)當事人的背景、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性格等情況,給予恰當?shù)幕卮穑?/p>
(10)反饋時要根據(jù)場景和問題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姆答伔绞?,有時可以用語言反饋,有時需要用體語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