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外科學:脈管畸形
關于“口腔頜面外科學:脈管畸形”的內(nèi)容,有很多考生都很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如下:
牙齦瘤
據(jù)病理組織結構不同,牙齦瘤通??煞譃椋豪w維性、血管性(或肉芽腫性)和巨細胞性3型。
(1)血管性(肉芽腫性)齦瘤:主要是肉芽組織所構成,其中含有較多的炎癥細胞及毛細血管,纖維組織較少,血管壁為單層內(nèi)皮細胞所構成。腫塊表面呈紅色或粉紅色,易出血,妊娠性齦瘤多屬此類。本型曾被一些病理學家命名為牙齦化膿性肉芽腫。
(2)纖維性齦瘤:含有較多的纖維組織和成纖維細胞。腫塊顏色較淡與正常牙齦顏色無大差別,表面光滑,不易出血。
(3)巨細胞性齦瘤:又稱外周性巨細胞肉芽腫(peripheral giant cell granuloma)。較為少見。鏡下見富于血管和細胞的間質(zhì)內(nèi)含有多核破骨細胞樣細胞,呈灶性聚集。灶之間有纖維間隔。巨細胞數(shù)量多,大小和形態(tài)不一。毛細血管豐富,常見出血灶及含鐵血黃素沉著。單核間質(zhì)細胞呈卵圓形或梭形。超微結構上與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和未分化間充質(zhì)細胞相似,病變內(nèi)偶見少許骨小梁或骨樣組織。肉芽腫型牙齦瘤、纖維型牙齦瘤、血管型牙齦瘤。
牙齦瘤女性較多,以青年及中年人為常見。多發(fā)生于牙齦乳頭部。位于唇、頰側者較舌、腭側者多。最常見的部位是前磨牙區(qū)。腫塊較局限,呈圓球或橢圓形,有時呈分葉狀,大小不一,直徑由幾毫米至數(shù)厘米。腫塊有的有蒂如息肉狀;有的無蒂,基底寬廣。一般生長較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能迅速增大,較大的腫塊可以遮蓋一部分牙及牙槽突,表面可見牙壓痕,易被咬傷而發(fā)生潰瘍、伴發(fā)感染。隨著腫塊的增長,可以破壞牙槽骨壁;X線片可見骨質(zhì)吸收牙周膜增寬的陰影。牙可能松動、移位。
治療方法是局麻下手術切除。切除必須徹底,否則易復發(fā)。一般應將病變所波及的牙同時拔除。除手術治療外,近年來報告采用平陽霉素等硬化劑治療牙齦瘤,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既保留了患牙,又無手術痛苦,且經(jīng)濟實用,無明顯不良反應。
色素痣來源于表皮基底層產(chǎn)生黑色素的色素細胞。偶亦見于口腔黏膜。
根據(jù)組織病理學特點,色素痣可以分為交界痣、皮內(nèi)痣和混合痣三種。
1.皮內(nèi)痣 為大痣細胞分化而來,是更成熟的小痣細胞,并進入真皮及其周圍結締組織中;原在交界處的痣細胞,由于發(fā)展為小痣細胞進入真皮而消失。在表皮基底膜和真皮內(nèi)小痣細胞之間有一淺層狹長的結締組織區(qū),把痣和表皮層分開。
2.交界痣 痣細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呈多個巢團狀,邊界清楚,分布距離均勻;每一巢團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層內(nèi),下一半則在真皮淺層內(nèi)。這些痣細胞為大痣細胞,色素較深。
3.復合痣 在痣細胞進入真皮的過程中,常同時有皮內(nèi)痣和殘瘤的交界痣,為上述兩型痣的混合形式。
一般認為,毛痣、雀斑樣色素痣均為皮內(nèi)痣或復合痣。這類痣極少惡變,如有惡變亦來自交界痣部分。
口腔黏膜內(nèi)的痣甚少見,而以黑色素斑為多。如果發(fā)生黑色素痣,則以交界痣及復合痣為多見。
面部較大的痣無惡變證據(jù)者,可考慮分期部分切除,容貌、功能保存均較好,但不適用于有惡變傾向者。
以上內(nèi)容綜合如下:
部位 | 特點 | 治療 | |
牙齦瘤 | 牙齦乳頭 前磨牙區(qū) | 易復發(fā),反應性增生物無腫瘤結構 血管性/巨細胞性/纖維性 | 徹底切牙,骨,膜 |
色素痣 | 皮膚黏膜 | 交界痣無毛光滑,橫跨兩界 易癌變(衛(wèi)星小點/黑色素環(huán)) | 冷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