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究竟是什么來頭?拔還是不拔?為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相關資料分享如下,供大家參考。
智齒也稱智慧齒,即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也就是最后長出于口腔中的第三顆臼齒。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慧齒,或是四顆都長齊的。
隨著遺傳基因的不同,智齒一般會在16至35歲之間長出,也是人一生中最后長出的牙齒,因為此時期的人們心智比較成熟而得名。
那么,應不應該拔掉智齒呢?
如果智齒已經正常萌出,且位置、方向都正常,與對頜牙有很好的咬合關系,沒有發(fā)炎疼痛史,也沒有齲壞的,那么就可以將其保留。
但是如果智齒出現以下情況,建議最好拔掉:
NO.1
1.蛀牙:智齒蛀牙后,除了簡單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鄰接面蛀牙對技術要求極高或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我們建議最好拔除,杜絕后患。
NO.2
2.侵犯鄰牙:齒萌發(fā)的空間不足,侵犯第二大臼齒上,會造成第二大臼齒清潔不易,甚至是牙齒部分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不舒適或牙疼。
NO.3
3.空間不足:智齒在人類的演化史上,是屬于消逝狀態(tài)。因此牙弓也越來越小,空間不足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剛開始萌發(fā)的時候最能感覺到腫脹、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忍受這種疼痛感,而決定拔掉智齒。
NO.4
4.清潔不易:由于空間不足的關系,智齒常長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極易導致發(fā)生蛀牙現象。
NO.5
5.沒有對咬牙: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如果已長出的智齒對面沒有相對應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fā)生智齒過度萌發(fā),進而影響咬合。
NO.6
6.阻生齒:智齒一旦出現前傾、后傾、水平、倒置等阻生現象,它是沒法長正的。以后有很大可能會出現炎癥現象,而且它前面的鄰牙很有可能被侵及。如果痛,或是診斷會有病灶發(fā)生的時候,就需要拔除了。
“智齒究竟是什么來頭?拔還是不拔?”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對想要了解相關問題的人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