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
泄瀉的病因病機是中醫(yī)兒科的相關(guān)知識,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中醫(yī)兒科:泄瀉的病因病機”如下:
小兒泄瀉發(fā)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內(nèi)傷飲食,脾胃虛弱為多見。其主要病變在脾胃,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則飲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瀉。故《幼幼集成·泄瀉證治》說:“夫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wèi)。若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調(diào),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瀉作矣。”
感受外邪小兒臟腑嬌嫩,肌膚薄弱,冷暖不知自調(diào),易為外邪侵襲而發(fā)病。外感風、寒、暑、濕、熱邪均可致瀉,唯無燥邪致瀉之說,蓋因脾喜燥而惡濕。其他外邪則常與濕邪相合而致瀉,故前人有“無濕不成瀉”、“濕多成五瀉”之說。由于氣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為風寒(濕)致瀉,夏秋多暑濕(熱)致瀉。小兒暴瀉以濕熱瀉最為多見。
內(nèi)傷飲食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飲食不知自節(jié),若調(diào)護失宜,乳哺不當,飲食失節(jié)或不潔,過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損傷脾胃,而發(fā)生泄瀉。故《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傷食瀉既可單獨發(fā)生,更多于其他泄瀉證候中兼見。
脾胃虛弱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diào)護失宜,或久病遷延不愈,皆可導致脾胃虛弱。胃弱則腐熟失職,脾虛則運化失常,因而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濁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虛瀉。亦有暴瀉實證,失治誤治,遷延不愈,損傷脾胃,而由實證轉(zhuǎn)為虛證泄瀉者。
脾腎陽虛脾虛致瀉者,一般先耗脾氣,繼傷脾陽,日久則脾損及腎,造成脾腎陽虛。腎陽不足,火不暖土,陰寒內(nèi)盛,水谷不化,并走腸間,而致澄徹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腎陽虛瀉。
由于小兒具有“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以及“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理特點,且小兒泄瀉病情較重時,利下過度,又易于損傷氣液,出現(xiàn)氣陰兩傷,甚至陰傷及陽,導致陰竭陽脫的危重變證。若久瀉不止,土虛木旺,肝木無制而生風,可出現(xiàn)慢驚風;脾虛失運,生化乏源,氣血不足以榮養(yǎng)臟腑肌膚,久則可致疳證。
以上是“中醫(yī)兒科:泄瀉的病因病機”的全部內(nèi)容,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