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復習效率,搜集整理了“月經先后無定期的治法方劑—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的知識點,詳情如下:
(一)定義
月經周期時或提前時或延后7天以上,連續(xù)3個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后無定期”。又稱“經水先后無定期”“月經愆期”“經亂”等。
(二)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fā)病機理主要是肝腎功能失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無常。
1.肝郁
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肝氣條達,疏泄正常,血海按時滿盈,則月經周期正常。若情志抑郁,或忿怒傷肝,以致肝氣逆亂,疏泄失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如疏泄太過,則月經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則月經后期而來,遂致月經先后無定期。
2.腎虛
腎為先天之本,主封藏。從經血而論,腎又主施泄。若素體腎氣不足,或多產房勞、大病久病傷腎,或少年腎氣未充,或絕經之年腎氣漸衰,腎氣虧損,藏泄失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若應藏不藏則經水先期而至,當泄不泄,則月經后期而來,以致月經先后無定期。
月經先后無定期的發(fā)生與肝、腎功能失常,沖任失調,血海蓄溢失常密切相關。然臨證又要注意兩臟同病或多臟受累的復雜病機,如肝為腎之子,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子病及母,而致腎之封藏失司,故常發(fā)展為肝腎同病。肝與脾又為相克關系,肝病可以克脾土,使脾生化氣血、統(tǒng)血攝血功能失常,發(fā)為肝脾同病。亦可見肝、腎、脾同病。若以提前為多見,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者,可向崩漏轉化;或以延后為多見,而又經量減少者,可向閉經轉化,臨證應予以注意。
(三)辨證論治
本病辨證應結合月經的量、色、質及脈證綜合分析。治療以疏肝、補腎、調理沖任氣血為法,或疏肝解郁調經,或補腎調經,或疏肝補腎調經,隨證治之??傄耸垢文I開闔正常,氣血調和,則經自如期。
1.肝郁證
主癥:經來先后無定,經量或多或少,色黯紅或紫紅,或有血塊,或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時嘆息,噯氣食少,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調經。
方藥:逍遙散(《和劑局方》)加減。常用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香附、甘草、煨姜、薄荷等。
2.腎虛證
主癥:經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質清,或腰骶酸痛,或頭暈耳鳴,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腎調經。
方藥:固陰煎(《景岳全書》)加減。常用黨參、熟地黃、山藥、山茱萸、遠志、炙甘草、五味子、菟絲子等。
若肝郁腎虛,癥見月經先后無定,經量或多或少,色黯紅或黯淡,或有塊,經前或經行乳房脹痛,腰膝酸軟,或精神疲憊,舌淡苔白,脈弦細,治宜補腎疏肝調經,方用定經湯(《傅青主女科》)。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2021年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考核精華考點:近視的辨證要點
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證考點匯總:便秘的中醫(yī)針灸治療
2021年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痢疾的針灸治療
上文內容“月經先后無定期的治法方劑—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試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實踐技能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