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針刺法-補瀉法操作是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第二站中醫(yī)操作會涉及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請大家參考。
毫針刺法-補瀉法操作: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第二站中醫(yī)操作
待針感傳導(循經或不循經)或到達病所之后,就應結合病情,繼續(xù)施行補瀉手法。基本手法是:左手作押手,起固定針體使在一定范圍內行動;以右拇指指腹把針柄壓于右食、中指指腹上,食、中指相并而盡量保持不動,拇指指腹將針柄來回進退搓動。進退,實際上是提插過程;搓動,亦即捻轉過程。從而形成一種提插與捻轉結合的運動。施行此手法時,以腕部帶動為主,肘部盡量不動。捻轉頻率宜快,約每分針 100次~120次,提插幅度宜小,保持在1mm~3mm左右。只要針尖始終指向病所,以此法一般可保持循行針感。上面介紹的是基本手法,如施瀉法,采取慢按緊提法,即插針時,慢捻緩插,提針時,緊捻重提,反復施行,幅度宜大,強度宜強;施補法,則用緊按慢提法,插針時,緊捻重插,提針時,輕捻緩提,幅度宜小,強度中等。均反復施行。
熱補涼瀉,則再在補瀉法基礎上演化。熱補法:插針時,分數個層次緊捻重插;提針時,輕捻緩提,一次提至皮下;涼瀉法:與之相反,插針時,慢捻緩插,一次插至適宜深度,提針時,分數個層次緊捻重提,反復施行至熱感或涼感出現。行熱補涼瀉,特別強調控制針感性質。一般說,押手重,提插捻轉幅度略?。ㄏ鄬Χ裕俣嚷钥?,針尖位置基本不變,多先產生脹,進而出現酸困;押手輕或不用,提插捻轉幅度略大,速度略慢,針尖位置在小范圍內不斷變動(其方向仍指往病所),多現麻感。酸困感是熱感的基礎針感,麻感是涼感的基礎針感。所以,激發(fā)酸困或麻的針感,對提高涼熱感出現率有一定意義。
另有補中寓瀉、瀉中寓補法,實際上是補法和瀉法的復合。適用于虛實夾雜、寒熱并存而癥情較復雜的急癥。具體施行,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于同一穴位上進行,先行補法后行瀉法,補多于瀉者(補法重復次數多于瀉法次數),稱補中有瀉;反之,則稱瀉中有補。另一種是在不同穴位上操作,主穴或多數穴位上行補法,配穴或少數穴位上行瀉法,亦可稱補中有瀉;反之,則為瀉中有補。在臨證時,可根據需要選擇運用。古人尚有"陽小隱陰,陰中隱陽"之法,亦屬本法,操作較為繁復,可參閱《針灸學》(上海中醫(yī)學院編,197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