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
一、變通檢查
攝片是骨及關節(jié)X線檢查的主要方法,攝片體位主要有正位和側位。必要時可加照其他體位,如斜位、切線或軸位等,以便從不同方向進行全面觀察。有時加照對側,以資對比。
透視一般不用。只在火器傷查找異物與定位和在骨折與脫位進行復位時才用。
二、特殊檢查
特殊檢查包括斷層攝影、放大攝影、干版攝影學。其中斷層攝影較常用,簡略加以介紹,斷層攝影可以逐層顯示骨結構的細微改變,避免平片上前后互相重迭的干擾,因此,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1)平片不能顯示的細小骨質破壞;(2)顱底部等結構復雜的部位或與其它結構重迭的部位;(3)顯示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死骨等。
蝶鞍區(qū)斷層攝影可以避免一般照片上各層影像彼此重迭混淆的缺點,使蝶鞍影像顯示清楚,有利于顯示蝶鞍骨骼的細微結構及早期破壞灶、鈣化。最常用的是多軌跡斷層攝影,除直線外,還包括大圓、小圓、橢圓、梅花及螺旋形等軌跡,可單獨使用,亦可和造影檢查并用。
三、造影檢查
包括關節(jié)造影、血管造影、骨膜外充氣造影、瘺管造影、髓核造影、淋巴造影及脊髓造影等。
骨及關節(jié)系統(tǒng)疾病血管造影的目的是為了鑒別病變的良、惡習性和了解病變的起源,近年來也用于四肢燒傷、脈管炎和斷肢再植、顯微血管外科等。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影檢查有氣腦、腦室造影、脊髓造影。
(一)氣腦造影及腦室造影(Pneumoencephalograophy and ventriculography)
1.適應證 主要用于腦萎縮和腦內腫瘤的診斷。
自CT問世以來,由于它的密度分辨率及空間分辨率高,故能分辨密度細微差異的病灶,例如X線平片不能區(qū)分腦組織及腦脊液,而CT則能顯出腦室圖像。CT檢查既可減輕了患者受檢查的痛苦,又可提高診斷正確率,因此氣腦造影、腦室造影已被CT取而代之。
2.造影方法
(1)氣腦造影是經(jīng)腰椎穿刺或小腦延髓池穿刺,注入氣體(常用氧氣),使腦室和蛛網(wǎng)膜下腔充氣后降低密度而顯影。
(2)腦室造影是先行顱骨鉆孔,經(jīng)穿刺側腦室前角或后角注入氣體或陽性造影劑后,使腦室顯影。
(二)頸內動脈造影(Intrenalcarotid angiography)
1.適應證
主要用以檢查顱內血管疾患、顱內腫瘤及血腫等。
2.造影方法
分穿刺法和異管法兩種。后者是針刺股動脈或肱動脈,將異管套在導絲上送入頸內動脈,拔出導絲后,即可注入造影劑。常用的造影劑為50%有機碘水溶液,每次注入造影劑8~10ml,注射速率約為每秒ml.拍攝動脈期、微血管或淺靜脈及深靜脈或靜脈竇等的前后位及側位片。
(三)脊髓造影(Myelography)
1.適應性
脊髓壓迫性病變經(jīng)腦脊液動力學檢查,證明脊髓蛛網(wǎng)膜下腔有梗阻,但病變的準確定位水平尚未能明確者。
2.造影方法
根據(jù)所用造影劑,可分為碘苯酯、碘水劑和氣脊髓造影三種。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驟大致相似?,F(xiàn)以碘苯酯脊髓造影為例,簡介如下:
常規(guī)消毒,行腰椎穿刺,將碘苯酯(一般3ml即可)注入蛛網(wǎng)膜下腔,拔針。在透視下觀察造影劑流動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隨時攝正、側位片。如檢查髓核突出,可取俯臥位,用水平射線攝照側位;如欲觀察黃韌帶肥厚,則改為仰臥位。碘水劑脊髓造影時,用阿米培克可檢查全段脊髓,用雙碘酞葡胺則只能檢查腰段。
四、CT掃描檢查(詳見第七章、四、七、八節(jié))
1971年國EMI公司工程師Hounsfield研制成功第一臺CT機,應用于顱腦檢查,獲得良好的效果。
CT掃描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應用的適應證如下:①病狀體征提示有顱腦病變者。②顱腦外傷。③頭顱X線平片或其它檢查提示有顱內病變。④顱內病變治療后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