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西藥綜復習,以下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血常規(guī)檢查常用指標及其臨床意義”,具體相關內(nèi)容,請考生查看!
(1)紅細胞計數(shù)(RBC) (正常值: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qū)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貧血,出血。
(2)血紅蛋白濃度(HGB) (正常值:男:120-160 g/L,女110-150 g/L,新生兒 170-200 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qū)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貧血,出血。
(3)白細胞計數(shù)(WBC) (正常值:男:4-10×10^9/L,女: 4-10×10^9/L,新生兒1.5-2.0×10^9/L)
大于正常值,常見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癥、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小于正常值,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4)血小板計數(shù)(PLT) (正常值: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兒100-300×10^9/L)
大于正常值,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癥狀性血小板增多癥,感染,炎癥,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后;小于正常值,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癥,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以上就是“血常規(guī)檢查常用指標及其臨床意義”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考試輔導資料請大家持續(xù)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