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懸葫為幌:
標志幌,即以含蓄抽象、形式隱晦的形象暗喻某一經營項目或業(yè)種,往往可以與實物毫不相干的某一形象作為本業(yè)種的特殊標志。當然,這種行業(yè)一般也更為人們所熟悉,標志形式也更約定俗成化。
將葫蘆懸掛在藥鋪上空作為售藥的標志,可能是賣藥者最早的標志幌,這種促銷方式在史書中得以記載?!逗鬂h書·方術傳·費長房》云:“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這在當時也是新出現的事物,以至于作為市場管理者的費長房站在旗亭樓上,望見這種將葫蘆高高地懸掛在市場街頭(肆頭)的新式廣告也感到頗為奇異。漢代以后,藥店懸葫為幌漸成風俗,留存于中國古代社會數千年,并一直延續(xù)至新中國成立之初。
其后,“懸壺”還逐漸成為古代行醫(yī)的標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汝水》云:“昔費長房為市吏,見王壺公懸壺于市,長房從之,因而自遠,同入此壺,隱淪仙路。”《壺公符》記述壺公的醫(yī)道云:“其賣藥口不二價,治百病皆愈。語賣藥者曰:服此藥必吐出某物,某日當愈。皆如其言。得錢日收數萬,而隨施與市道貧乏饑凍者,所留者甚少。”此記載說明壺公乃得道之人,懸一壺于市乃為普渡眾生。于是,古代的中醫(yī)開業(yè)時,會在門外懸掛一幅招幔——懸壺濟世,說明自己醫(yī)術高明,可以普濟眾生,而且收費合理。正是因為壺公的典故流傳很廣,所以又產生了一個俚語:“你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同時,后代還常用“懸壺濟世”來形容醫(yī)生治病救人的醫(yī)德?!肚迕魃虾訄D》中的“趙太丞家”醫(yī)藥鋪就在門前“懸壺”作為幌子。后來,中醫(yī)醫(yī)家雖然不以“懸壺”作為行醫(yī)的招幌標志,但“懸壺”依然作為掛牌行醫(yī)的象征代稱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與賣藥者“懸壺”為幌相對應,行醫(yī)者則是以“杏林”為行業(yè)標識。其來歷與三國時期的董奉有關。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人,與東漢的張仲景、華佗號稱“建安三神醫(yī)”。《太平廣記·卷十二》載有董奉的逸事:“吳先主時,有少年為奉本縣長,見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罷官去,后五十余年,復為他職,得經侯官,諸故吏人皆老,而奉顏貌一如往日。問言:君得道耶?吾昔見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轉少,何也?奉曰:偶然耳。”這個記載似乎說明董奉不是凡人,而是一個得道成仙之人,所以才能青春永駐。《太平廣記·卷十二里》還記載了董奉的醫(yī)案:“杜燮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時在彼,乃往,與藥三丸,納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舉其頭,搖而消之,須臾,手足似動,顏色漸還,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語。”至于董奉為人治病的費用,《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四》云:“奉居山不種田,為人治病亦不取錢。愈使栽五株杏,數年計得十萬余株。”這就是“杏林”一詞的來源。于是,藥店門前常掛有“杏林春色”的招幌,以示此處有著能妙手回春的草藥和醫(yī)者,而對于醫(yī)術高明者,病人也常常會奉送上“杏林高手”的錦旗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