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
細菌的質粒:
細菌的DNA除大部分集中于核質(染色體)內,尚有少部分(約1~2%)存在于染色體外,稱為質粒。質粒與染色體的相似處為:質粒亦為雙鏈環(huán)形DNA,不過其分子量遠比染色體為小,僅為細菌染色體DNA的0.5~3%.質粒亦可攜帶遺傳信息,可決定細菌的一些生物學特性。然而質粒卻有一些與染色體DNA不同的特性。
1.質粒并非細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遺傳物質。細菌如失去染色體,則不能生存;然而細菌失去質粒后仍能生存。這是由于染色體DNA攜帶的基因所編碼的產物,在細菌新陳代謝中是生存所必須者;而質粒攜帶的基因所編碼的產物并非細菌的生存所必須者。因此質??梢栽诩毦g傳遞與丟失。
2.質粒的傳遞(轉移)是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一個重要方式。有些質粒本身即具有轉移裝置,如耐藥性質粒(R質粒);而有些質粒本身無轉移裝置,需要通過媒介(如噬菌體)轉移或隨有轉移裝置的質粒一起轉移。獲得質粒的細菌可隨之而獲得一些生物學特性,如耐藥性或產生細菌素的能力等。
3.質粒可自行失去或經人工處理而消失。在細菌培養(yǎng)傳代過程中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有些質粒可自行從宿主細菌中失去。這種丟失不像染色體突變發(fā)生率很低,而是較易發(fā)生。用紫外線、吖啶類染料及其他可以作用于DNA的物理、化學因子處理后,可以使一部分質粒消失,稱為消除。目前學者們感興趣的是如何通過人工處理消除耐藥質?;蚺c致病性有關的質粒。
4.質??梢元毩椭?。質粒為DNA,有復制的能力,質粒的復制可不依賴于染色體,而在細菌胞漿內進行。這一特性在基因工程中需擴增質粒時很有用處,因可使細菌停止繁殖而質粒仍可繼續(xù)復制,從而可獲得大量的質粒。
5.可有幾種質粒同時共存在于一個細菌內。因質粒可獨立復制,又能轉移入細菌和自然失去,因此就有機會出現幾種質粒的共存。但是并非任何質粒均可共存,因發(fā)現在有些情況下,兩種以上的質粒能穩(wěn)定地共存于一個菌體內,而有些質粒則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