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的治療方法取決于梗阻的原因、性質、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況。但不論采取何種治療方法,糾正腸梗阻所引起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失調,作胃腸減壓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腸段的血液循環(huán)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屬必要。
(一)糾正脫水、電解質丟失和酸堿平衡失調 脫水與電解質的丟失與病情與病類有關。應根據臨床經驗與血化驗結果予以估計。一般成人癥狀較輕的約需補液1500ml,有明顯嘔吐的則需補3000ml,而伴周圍循環(huán)虛脫和低血壓時則需補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時不能緩解則尚需補給從胃腸減壓及尿中排泄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當尿量排泄正常時,尚需補給鉀鹽。低位腸梗阻多因堿性腸液丟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腸梗阻則因胃液和鉀的丟失易發(fā)生堿中毒,皆應予相應的糾正。在絞窄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漿和全血的丟失,產生血液濃縮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應補給全血或血漿、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糾正循環(huán)障礙。
在制定或修改此項計劃時,必須根據患者的嘔吐情況,脫水體征,每小時尿量和尿比重,血鈉、鉀、氯離子、二氧化碳結合力、血肌酐以及血細胞壓積、中心靜脈壓的測定結果,加以調整。由于酸中毒、血濃縮、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鉀離子從細胞內逸出,血鉀測定有時不能真實地反映細胞缺鉀情況。而應進行心電圖檢查作為補充。補充體液和電解質、糾正酸堿平衡失調的目的在于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保持機體的抗病能力,使患者在腸梗阻解除之前能度過難關,能在有利的條件下經受外科手術治療。
(二)胃腸減壓 通過胃腸插管減壓可引出吞入的氣體和滯留的液體,解除腸膨脹,避免吸入性肺炎,減輕嘔吐,改善由于腹脹引起的循環(huán)和呼吸窘迫癥狀,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腸管的瘀血、水腫和血液循環(huán)。少數輕型單純性腸梗阻經有效的減壓后腸腔可恢復通暢。胃腸減壓可減少手術操作困難,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減壓管一般有兩種:較短的一種(Levin管)可放置在胃或十二指腸內,操作方便,對高位小腸梗阻減壓有效;另一種減壓管長數來(Miller-Abbott管),適用于較低位小腸梗阻和麻痹性腸梗阻的減壓,但操作費時,放置時需要X線透視以確定管端的位置。結腸梗阻發(fā)生腸膨脹時,插管減壓無效,常需手術減壓。
(三)控制感染和毒血癥 腸梗阻時間過長或發(fā)生絞窄時,腸壁和腹膜常有多種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梭形芽胞桿菌、鏈球菌等),積極地采用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為重點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十分重要,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都證實應用抗生素可以顯著降低腸梗阻的死亡率。
(四)解除梗阻、恢復腸道功能 對一般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腸梗阻,如由蛔蟲、糞塊堵塞或炎癥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等可作非手術治療。早期腸套疊、腸扭轉引起的腸梗阻亦可在嚴密的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動力性腸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況,不需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除前述各項治療外尚可加用下列措施:
1.中藥 復方大承氣湯:川樸15g、炒菜菔子30g、枳實9~15g(后下)、芒硝9~15g(沖)。適用于一般腸梗阻、氣脹較明顯者。甘遂通結腸:甘遂末1g(沖),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樸15g,生大黃15~24g(后下),木香9g.適用于較重的腸梗阻、積液較多者。上列中藥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經胃腸減壓管注入。
2.油類 可用石蠟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適用于病情較重,體質較弱者。
3.麻痹性腸梗阻 如無外科情況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熱敷等治療。
4.針刺足三里、中脘、天樞、內關、合谷、內庭等穴位可作為輔助治療。
絕大多數機械性腸梗阻需作外科手術治療,缺血性腸梗阻和絞窄性腸梗阻更宜及時手術處理。
外科手術的主要內容為:①松解粘連或嵌頓性疝,整復扭轉或套疊的腸管等,以消除梗阻的局部原因;②切除壞死的或有腫瘤的腸段,引流膿腫等,以清除局部病變;③腸造瘺術可解除腸膨脹,便利腸段切除,腸吻合術可繞過病變腸段,恢復腸道的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