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兒童出現(xiàn)性早熟表現(xiàn)或癡笑性癲癇發(fā)作。CT或MRI檢查證實乳頭體處有小的球形腫瘤,可以考慮手術。
【術前準備】同“神經外科手術出”的術前準備。并準備手術顯微鏡和顯微手術器械。
【麻醉與體位】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體位:如經顳下入路可取側臥位;如經翼點入路,可采用仰臥位,頭向對側傾45°。
【手術步驟】目前,文獻報道中主要有顳下入路和翼點入路兩種:1.顳下入路(Albright法)
(1)右側低顳部骨瓣,皮膚切口,骨瓣向前翻轉。將骨窗下緣向下咬低接近顱中窩底水平,以利顯露腦底中線結構,減少顳葉牽拉傷。
(2)硬腦膜切開向下翻轉,將Labbé靜脈于顳葉表面游離出一小段,以棉片保護好。抬起右顳葉,邊吸出腦脊液,邊向深部顯露,要緩慢進行,以便可多些吸除腦脊液,使腦部塌陷好。
(3)腦底結構首先可看到小腦幕切跡緣。再向內即可看到動眼神經和后交通動脈,在斜坡上部亦可看到滑車神經入海綿竇處。此時在動眼神經和后交通動脈的深部發(fā)現(xiàn)球形的腫瘤,常常借蒂部與乳頭體處相連。
以小型剝離器置于動眼神經和后交通動脈之間沿腫瘤表面分離,注意保留鄰近的穿動脈,在瘤蒂部電凝后切斷,取出腫瘤;對無蒂的腫瘤,在不損傷下丘腦的情況下予以切除。
(4)常規(guī)關顱。
(1)頭皮切口和骨瓣形成參見“后交通動脈瘤夾閉術”的翼點入路。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初做者骨瓣可做大些(2)以蝶骨嵴為基底切開硬腦膜,在手術顯微鏡下抬起額葉,打開視交叉池,吸除較多的腦脊液。分開外側裂,將顳極注入蝶頂竇的1~3支橋靜脈于近腦表面處電凝后切斷,沿頸內動脈和視神經之間的間隙切開蛛網膜,找到后交通動脈和其下外側的動眼神經,于其內側即可發(fā)現(xiàn)腫瘤。
(3)根據(jù)腫瘤位置,在后交通動脈的上方或下方游離腫瘤后予以切除。其余步驟同前。
【術中注意要點】(1)注意保護動眼神經,不過多牽拉。
(2)腫瘤周圍常有起自于頸內動脈和后交通動脈的分支和穿支,凡不進入瘤內者應予保留。
(3)無蒂的腫瘤切除要適度,防止切除過多致下丘腦損傷。
【術后處理】(1)同“顱腦后術”的術后處理。
(2)癥狀改善不明顯者,考慮藥物治療。
【主要并發(fā)癥】(1)同“開顱術”。
(2)術后動眼神經因牽拉所致的輕癱,多能自然恢復;術中斷裂者應行吻合。不能恢復者1年后做眼肌矯正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