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夜交藤
拼 音:YEJIAOTENG
英文名:Tuber Fleeceflower Stem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藤莖。
別名:棋藤(《南京民間藥草》)、首烏藤(《江蘇植藥志》)、夜交屯(百度相關(guān)搜索及民間藥方別名)
處方名:夜交藤、首烏藤、何首烏藤、夜交屯
拉丁名:藥材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原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
功效:養(yǎng)心,安神,通絡(luò),祛風(fēng),
主 治:治失眠癥,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fēng)瘡疥癬。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平。
①《本草再新》:“味苦,性溫,無毒。”
②《飲片新參》:“苦澀微甘。”
③《陜西中草藥》:“性平,味甘。”
入心、脾、腎、肝經(jīng)。
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jīng)。”
②《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用藥忌宜:躁狂屬實火者慎服。
藥物配伍:配酸棗仁,滋心陰,寧心神;配生地,養(yǎng)血補陰;配天門冬、麥冬,清虛火、養(yǎng)心陰;配羌活、獨活,祛風(fēng)勝濕、舒利關(guān)節(jié)。
資源分布:藥材主產(chǎn)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
采收與儲藏:帶葉的藤莖,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莖,于秋季葉落后割取,除去細枝、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曬干。
炮制方法:清水洗凈,稍浸泡,撈出,潤透后,切段,曬干。
考證:出自《本經(jīng)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