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文章后,我一直在想,這里面是不是就有你或者我的影子,或者,這本身就是你我的故事。
幾個醫(yī)生,幾個故事,幾個選擇,確是同樣的無奈。
--------------------------------------------------------------------------------
1
接二連三的傷醫(yī)兇案,使得林燦(化名)先是生怒,繼而動搖。他說:這對醫(yī)學生打擊很大。
林燦是上海某醫(yī)學院眼科專業(yè)的一年級研究生。早些時候,他看醫(yī)療劇《無限生機》著迷:劇中有一干超脫的大夫,病人來了說沒錢,他們給治,下本用好藥;病情告急時,又能憑借洞察力,做到藥到病除。
“現在看來,這是美好向往,而非現實的反映。”林燦說,支撐醫(yī)學生走下去的,是一種類似于股市中的“被套牢”心態(tài)——舍不得割肉,便維持現狀。
他記得,念本科時,就有師兄灌輸:既然在重點醫(yī)學院,不能只去地段醫(yī)院做個全科大夫,那么,考研即成為目標。而現在,他可以預料,待到讀完研,導師必然又會講:3年了,學到很多東西,離勝利一步之遙,停止的話非?上А
即便辜負了導師的期望,直接進入醫(yī)院,但等到要從住院醫(yī)生晉升主治醫(yī)生的那天,博士文憑仍會是一個硬指標。
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再往后是1至3年的住院輪轉,醫(yī)學生的大好年華便被絞入了曠日持久的求學與臨床見習里。
上了高速路,林燦沒法怠速或者掉頭逆行。他的本科同學——未能被保研的,卻都在做妥協(xié),比如曾立志要做骨科醫(yī)生的,去了輔助科室。
“作為26歲的男生,至今還只是學生,沒有收入,不能獨立養(yǎng)活自己,沒時間陪家里人。”林燦沮喪地說,“選擇學醫(yī)愧對家人,社會對我們又如此不理解。”
上一條·受傷的醫(yī)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