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藦科
龍膽目(Gentianales)的一科,280馀屬,約2,000種熱帶草本或灌木狀攀緣植物,稀灌木或喬木。多具乳汁,花瓣5枚,合生。雙蓇葖果,種子通常成簇,具毛、易被風(fēng)從果中吹出傳播?;ㄋ幒椭^連合成合蕊柱?;ǚ哿<铣苫ǚ蹓K,每兩個(gè)花粉塊以來自柱頭的軛狀結(jié)構(gòu)相連,蟲媒傳粉。一些種能育性低,植株雖然多花,但結(jié)果極少。
敘利亞馬利筋(Asclepiassyriaca)和馬利筋(A.curassavica)常栽培作為觀賞植物。北美的塊根馬利筋(A.tuberosa)花鮮橙色。球蘭(Hoyacarnosa)俗稱蠟花,花蠟質(zhì),白色,常盆栽於室內(nèi)。該科的肉質(zhì)植物,如豹皮花屬(Stapelia)有惡臭,以吸引蠅類傳粉。大王花狀瓜子金(Dischidiarafflesiana)是攀緣植物,原產(chǎn)於亞洲,葉瓶狀,可貯藏雨水,根長入瓶狀葉中吸收水分;蟻類有時(shí)從底部咬穿瓶狀葉,排去其中積水,充以植物性物質(zhì),以為育幼之巢。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中藥用價(jià)值較大的一科,具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藤本或攀緣灌木,極少為直立灌木或喬木。葉對生或輪生,稀互生,全緣,葉柄頂端常具有叢生腺體。聚傘花序通常傘形;花5數(shù),花冠合瓣,通常輻狀;副花冠通常存在;花藥彼此粘生,花絲合生成管狀,稱合蕊冠,腹部與雌蕊粘生成中心柱;花粉聯(lián)結(jié)成塊狀,稱花粉塊或四合花粉;子房上位,柱頭基部5棱,胚珠多數(shù)德克薩斯馬利筋(Asclepiastexana),蓇葖果雙生;種子頂端具一叢白色絹質(zhì)種毛。全世界約250屬2200余種,主要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產(chǎn)44屬約250種,分布于西南及東南部,少數(shù)在西北與東北各省區(qū)及臺(tái)灣等。
球蘭該科大多數(shù)為藥用植物,如牛角瓜屬,馬利筋屬,鯽魚藤屬,釘頭果屬,鵝絨藤屬,匙羹藤屬,蘿藦屬,牛奶菜屬,娃兒藤屬等。這些藥用植物含有多種生物堿或苷類。白前及白薇常作藥用。此外,尚有許多種類的花及肉質(zhì)枝葉甚為美麗多姿,如球蘭屬,馬利筋屬,豹皮花屬,夜來香屬,蜂出巢屬,眼樹蓮屬,醉魂藤屬等,為觀賞植物,在世界熱帶庭園綠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蘿藦科與夾竹桃科特別是與夾竹桃亞科親緣關(guān)系最密切。根據(jù)花粉器的類型,大多數(shù)人主張將本科分為3亞科,即杠柳亞科、鯽魚藤亞科和馬利筋亞科。又以花粉塊的位置和方向、花絲離合等特征分為8個(gè)族。
中國蘿藦科的主要代表種有:①杠柳。東北、華北、華東、西北等地常見。落葉蔓性灌木。葉卵狀披針形。聚傘花序腋生;夏季開紫紅色花,花冠筒短,裂片反折,內(nèi)面被長柔毛,外面無毛,副花冠環(huán)狀,10裂,雄蕊著生于副花冠內(nèi)面;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于載粉器內(nèi),粘盤粘連在柱頭上。蓇葖果2,圓柱狀。根皮、莖皮藥用,稱北五加皮。②白薇。常見于東北、華中、華北及華南等地。前蘇聯(lián)、日本和朝鮮也有。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須狀,有香氣。葉卵形或長卵形,被絨毛。聚傘花序傘形狀,生于莖的周圍,夏秋季開深紫色的花,花冠輻狀;副花冠裂片盾狀;花粉塊下垂。蓇葖果常單生,紡錘形。根和根
莖為中藥白薇之一。③蘿藦。盛產(chǎn)長江以北各省,日本、朝鮮、前蘇聯(lián)也有。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葉卵狀心形??偁钍骄蹅慊ㄐ蛞干蛞竿馍?;夏秋季開白色花,花冠近輻狀,有淡紫色斑紋,裂片披針形,頂端反折;副花冠杯狀,生于合蕊冠上,裂片兜狀;雄蕊粘生成圓錐狀;花粉塊下垂;柱頭伸長成喙。蓇葖果叉生,紡錘形。全草供藥用。果通稱婆婆針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