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病理學改變一般為混合性、化膿性、壞死性炎癥反應。由于血管栓塞和曲霉毒素的作用,壞死常較嚴重。
慢性侵襲性肺曲霉病通常表現為局限性肉芽腫性損害,見巨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等,日久有纖維化并逐漸加重。慢性非侵襲性肺曲霉病在肺中形成真菌球,實際上是無數曲霉菌絲交織纏繞在一起形成的曲霉菌團,位于肺中上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曲霉球的菌絲一般不侵入周圍的組織,有時曲霉球外圍有不規(guī)則的嗜酸性物質,即Splendore-Hoeppli現象。
HE染色可發(fā)現多數曲霉菌絲,偶呈嗜酸性。在壞死組織中菌絲顏色較淡,有時不易辨清,可選擇GMS染色。
用藥原則:
1.曲球菌一般對抗真菌藥物效果不佳,應爭取手術治療。
2.變態(tài)反應性曲菌病首先要脫離與曲菌接觸,避免吸入曲菌孢子。必要時可服用舒張支氣管藥物(如氨茶堿、舒喘靈)或糖皮質激素等。
3.支氣管-肺炎型和繼發(fā)性肺曲菌病可用二性霉素B與5-氟胞嘧啶聯用。也可用二性霉素B與利福平聯用。并可行噴霧吸入治療。常用抗真菌藥氟康唑對曲霉往往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