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的臨床意義是什么?為了幫助各位檢驗職稱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下:
1.生理變化
(1)年齡變化:
5歲以下兒童約為(0~0.8)×109/L;5~15歲約為(0~0.5)×109/L。
(2)日間變化:
1d內有波動,白天低,夜間高,上午波動大,下午較恒定,與糖皮質激素脈沖式分泌有關。
(3)勞動、寒冷、饑餓、精神刺激:
使腎上腺皮質產(chǎn)生腎上腺皮質激素增高,導致嗜酸性粒細胞減低。
2.增多 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0.5×109/L。
(1)寄生蟲?。?/p>
如血吸蟲、華支睪吸蟲、肺吸蟲、絲蟲、包蟲、鉤蟲等感染時,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高。
(2)變態(tài)反應性疾?。?/p>
如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反應、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血清病、異體蛋白過敏、花粉癥等。
(3)皮膚?。?/p>
如濕疹、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
(4)血液?。?/p>
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常達10%以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多發(fā)性骨髓瘤、脾切除后等。
(5)某些惡性腫瘤:
癌腫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如肺癌)。
(6)某些傳染?。?/p>
傳染病感染期時,嗜酸性粒細胞常減低,在恢復期時,暫時性增高。但猩紅熱急性期,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如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產(chǎn)生的酶能活化補體成分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7)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
包括伴有肺浸潤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過敏性肉芽腫、嗜酸性粒細胞心內膜炎等。
(8)其他:風濕性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癥、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等。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檢驗職稱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