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張鈺琪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張鈺琪 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
方劑學是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備考最難學的一門,學習方劑不僅需要記憶,同時需要有足夠的中醫(yī)理論基礎去理解方義,而且每個方子包含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這就注定了方劑學學習的困難程度。為此,醫(yī)學教育網為廣大考生整理了如下內容:
治瘍劑
散結消癰
A.仙方活命飲
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陳皮皂山甲;貝母花粉及乳沒,赤芍甘草酒煎佳。
A.陽和湯
陽和湯法治陰疽,貼骨流注鶴膝風;熟地鹿膠桂姜炭,麻黃白芥甘草從。
B.葦莖湯
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瘀熱結肺成癰毒,清熱排膿病自寧。
A.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腸癰初起腹按痛,瀉熱逐瘀自能康。
辛溫解表
A.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惡寒發(fā)熱頭身痛,無汗而喘服之宜。
A.桂枝湯
太陽中風桂枝湯,芍藥甘草棗生姜。解肌發(fā)表和營衛(wèi),啜粥溫覆汗易釀。
A.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分經論治宜變通。
A.小青龍湯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小小青龍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細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黃芍藥同。
辛涼解表
A.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A.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牛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輕宣溫熱煮無過。
A.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傷寒麻杏甘石湯,汗出而喘法度良;辛涼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煩效力彰。
扶正解表
A.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瘟疫傷寒并痢疾,扶正驅邪有奇功。
瀉下劑
寒下
A.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伍枳樸瀉力強;痞滿燥實四癥見,峻下熱結第一方。
B.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為末共成方;擅醫(yī)熱實結胸證,瀉熱逐水效專長。
溫下
A.溫脾湯
溫脾附子與干姜,甘草人參及大黃;寒熱并進補兼瀉,溫通寒積振脾陽。
潤下
A.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約,枳樸大黃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難解,潤腸瀉熱功效確。
B.濟川煎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腎虛津虧腸中燥,溫潤通便法堪宗。
逐水
A.十棗湯
十棗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與芫花;懸飲內停胸脅痛,水腫腹脹用無差。
攻補兼施
B.黃龍湯
黃龍湯用樸硝黃,參歸甘桔枳棗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和解劑
和解少陽
A.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百病此方宗。
A.蒿芩清膽湯
蒿芩清膽枳竹茹,陳夏茯苓加碧玉;熱重寒輕痰挾濕,胸痞嘔惡總能除。
調和肝脾
A.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A.逍遙散
逍遙散中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皇韪勿B(yǎng)血又健脾,肝郁血虛脾氣弱。
B.痛瀉要方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痛瀉要方用陳皮,術芍防風共成劑;腸鳴泄瀉腹又痛,治在瀉肝與補脾。
調和腸胃
A.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草棗人參行;辛開苦降消痞滿,治在調陽與和陰。
清熱劑
清氣分熱
A.白虎湯
白虎膏知甘草粳,氣分大熱此方清;熱渴汗出脈洪大,加入人參氣津生。
B.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養(yǎng)陰津。
清營涼血
A.清營湯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夜甚神不寧;角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A.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芍藥丹,血熱妄行吐衄斑;蓄血發(fā)狂舌質絳,涼血散瘀病可痊。
清熱解毒
A.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四味,黃芩黃柏梔子備;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衄發(fā)斑均可為。
B.涼膈散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熱,中焦燥實服之消。
A.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清臟俯熱
A.導赤散
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A.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A.瀉白散
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瀉肺清熱平咳喘,又可和中與健脾。
A.清胃散
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熱,口瘡吐衄與牙宣。
B.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黃,膏知牛膝麥冬襄;胃火陰虛相因病,牙痛齒衄宜煎嘗。
A.芍藥湯
芍藥湯中用大黃,芩連歸桂檳草香;清熱燥濕調氣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A.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與秦皮;清熱解毒并涼血,堅陰止痢功效奇。
清虛熱
A.青蒿鱉甲湯
青蒿鱉甲知地丹,熱伏陰分此方攀;夜熱早涼無汗出,養(yǎng)陰透熱服之安。
祛暑劑
祛暑解表
B. 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樸先,散寒化濕功效兼;若益銀翹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祛暑利濕
B. 六一散
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濕有功效;益元碧玉與雞蘇,砂黛薄荷加之好。
清暑益氣
A. 清暑益氣湯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王氏清暑益氣湯,善治中暑氣津傷;洋參冬斛荷瓜翠,連竹知母甘粳襄。
溫里劑
溫中祛寒
A. 理中丸
理中丸主溫中陽,甘草人參術干姜;吐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陽。
A. 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參棗姜,肝胃虛寒此法良;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亦堪嘗。
A. 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枝甘草姜棗和;更加飴糖補中臟,虛勞腹痛服之瘥。
回陽救逆
A. 四逆湯
四逆湯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嘗;脈微吐利陰寒盛,救逆回陽賴此方。
溫經散寒
A.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芍桂枝,細辛甘草木通施;血虛寒厥四末冷,溫經通脈最相宜。
B.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姜;營衛(wèi)俱虛風氣襲,血痹服之功效良。
表里雙解劑
解表清里
A.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更加甘草共煎嘗;邪陷陽明成熱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解表攻里
A.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實芩夏白芍將;煎加姜棗表兼里,妙法內攻并外攘。
B.防風通圣散
防風通圣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桔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力偏饒。
表里交攻陽熱盛,外瘍瘡毒總能消。
補益劑
補氣
A.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益氣虛餌;
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氣滯使。
A.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扁豆陳,山藥甘蓮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A.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升陽舉陷功獨擅,氣虛發(fā)熱亦堪珍。
A.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最有靈,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益氣固表止汗神。
A.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益氣養(yǎng)陰效力神;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補血
A.四物湯
四物地芍與歸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婦女經病憑加減,臨癥之時可變通。
B.當歸補血湯
當歸補血東垣箋,黃芪一兩歸二錢;血虛發(fā)熱口煩渴,脈大而虛宜此煎。
A.歸脾湯
歸脾湯用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隨;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卻,便血崩漏總能醫(yī)。
氣血雙補
A.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冬生地麻仁襄;大棗阿膠加酒服,通陽復脈第一方。
B.泰山磐石散
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茯加芪芩斷聯(lián);再益砂仁與糯米,婦人胎動可安痊。
補陰
A.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益腎肝,山藥丹澤萸苓摻;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可煎餐;
養(yǎng)陰明目加杞菊,滋陰都氣五味研;肺腎兩調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
再入磁柴可潛陽,耳鳴耳聾俱可安。
B.左歸丸
左歸丸內山藥地,萸肉枸杞與牛膝;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第一方。
A.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知柏黃,龜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熱,陰虛火旺制亢陽。
A.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瀉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補陽
A.腎氣丸
金匱腎氣治腎虛,地黃淮藥及山萸;丹皮苓澤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溫熙。
B.右歸丸
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藥茱萸菟絲歸;杜仲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陰陽雙補
A.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茯;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棗服。
固澀劑
澀腸固脫
A.真人養(yǎng)臟湯
真人養(yǎng)臟木香訶,當歸肉蔻與粟殼;術芍參桂甘草共,脫肛久痢服之瘥。
A.四神丸
四神故紙吳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棗生姜同煎合,五更腎泄最相宜。
澀精止遺
B.金鎖固精丸
金鎖固精芡實研,蓮須龍牡沙菀填;蓮粉糊丸鹽湯下,腎虛精滑此方先。
B.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用龍龜,參苓菖遠及當歸;尿頻遺尿精不固,滋腎寧心法勿違。
B.縮泉丸
縮泉丸治小便頻,膀胱虛寒遺尿斟;烏藥益智各等份,山藥糊丸效更珍。
固崩止帶
A.固沖湯
固沖湯中用術芪,龍牡芍萸茜草施;倍子海蛸棕櫚炭,崩中漏下總能醫(yī)。
A.完帶湯
完帶湯中二術陳,車前甘草和人參;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濕止帶此方金。
安神劑
重鎮(zhèn)安神
A.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合地黃;怔仲不寐心煩亂,鎮(zhèn)心泄火可復康。
補養(yǎng)安神
A.天王補心丹
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當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遠志茯苓養(yǎng)心神。
B.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養(yǎng)血除煩清內熱,安然入睡夢鄉(xiāng)甜。
開竅藥
涼開
A.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開竅方,芩連梔郁朱雄黃;牛角珍珠冰麝箔,熱閉心包功效良。
溫開
B.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麝息香,木丁蓽茇乳檀方;犀冰術沉訶香附,衣用朱砂中惡嘗。
理氣藥
行氣
A.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般郁,氣血濕痰食火因;香附芎蒼兼梔曲,氣暢郁舒痛悶伸。
B.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殼陳皮草香附;疏肝行氣兼活血,脅肋疼脹皆能除。
B.瓜蔞薤白白酒湯
瓜蔞薤白白酒湯,胸痹胸悶痛難當;喘息短氣時咳唾,難臥當加半夏良。
B.枳實消痞丸
枳實消痞四君全,麥芽夏曲樸姜連;蒸餅糊丸消積滿,消中有補兩相兼。
A.半夏厚樸湯
半夏厚樸痰氣疏,茯苓生姜共紫蘇;加棗同煎名四七,痰凝氣滯皆能除。
B.厚樸溫中湯
厚樸溫中陳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虛寒脹滿用皆靈。
B.天臺烏藥散
天臺烏藥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檳姜;行氣疏肝且暖下,寒疝腹痛是良方。
B.暖肝煎
暖肝煎中杞茯歸,茴沉烏藥合肉桂;下焦虛寒疝氣痛,溫補肝腎此方推。
B.加味烏藥湯
加味烏藥湯砂仁,香附木香烏草倫;配入玄胡共六味,經前脹痛效堪珍。
降氣
A.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半夏歸,前胡桂樸草姜隨;上實下虛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A.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杏黃芩兼甘草,風寒痰熱喘哮嘗。
A.璇覆代赭湯
璇覆代赭用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化痰降逆兼調補,痞硬噫氣力能禁。
B.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治嘔逆,人參甘草棗姜益;胃虛有熱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理血劑
活血祛瘀
A.桃核承氣湯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桃核承氣五藥施,甘草硝黃并桂枝;瘀熱互結小腹脹,如狂蓄血功效奇。
A.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生地桃,紅花當歸草赤芍;桔梗枳殼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勞。
A.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芎桃紅,赤芍歸尾加地龍;四兩生芪為君藥,補氣活血經絡通。
B.復元活血湯
復元活血用柴胡,大黃花粉桃紅入;當歸山甲與甘草,跌打損傷瘀痛除。
A.溫經湯
溫經湯用桂萸芎,歸芍丹皮姜夏冬;參草阿膠調氣血,暖宮祛瘀在溫通。
A.生化湯
生化湯宜產后嘗,歸芎桃草酒炮姜;惡露不行少腹痛,溫養(yǎng)活血最見長。
止血
A.十灰散
十灰散用大小薊,荷柏茅茜棕丹皮;山梔大黃俱為灰,上部出血此方宜。
B.咳血方
咳血方中梔青黛,訶子海粉瓜蔞仁;姜汁蜜丸口噙化,木火刑金咳血平。
A.小薊飲子
小薊飲子藕蒲黃,木通滑石生地黃;歸草梔子淡竹葉,熱結血淋服之良。
B.槐花散
槐花散為便血方,側柏芥穗枳殼襄;槐角防榆歸芩枳,清腸止血亦可嘗。
A.黃土湯
黃土湯用芩地黃,術附阿膠甘草嘗;溫陽健脾能攝血,吐衄便崩服之康。
治風劑
疏散外風
A.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風攻上,偏正頭痛悉能康。
B.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苓甘術,風中經絡可煎嘗。
B.消風散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清風散內用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石知蒡通歸地草,風疹濕疹服之康。
B.牽正散
牽正散是楊家方,白附全蝎與僵蠶;服用少量熱酒下,口服
平熄內風
A.羚角鉤藤湯
俞氏羚角鉤藤湯,桑菊茯神鮮地黃;貝草竹茹同芍藥,肝熱生風急煎嘗。
A.鎮(zhèn)肝熄風湯
鎮(zhèn)肝熄風芍天冬,玄牧茵陳赭藤龍;龜板麥芽甘草楝,肝風內動有奇功。
B.天麻鉤藤飲
天麻鉤藤石決明,梔芩杜膝與寄生;夜藤茯神益母草,頭痛眩暈失眠寧。
A.大定風珠
大定風珠雞子黃,膠芍三甲五味襄;麥冬生地麻仁草,滋陰熄風是妙方。
治燥劑
輕宣外燥
A.杏蘇散
杏蘇散用半夏苓,前胡枳桔橘皮從;甘草生姜與大棗,涼燥咳嗽立能停。
A.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霜收下冬桑葉,清燥潤肺效可夸。
滋潤內燥
A.養(yǎng)陰清肺湯
養(yǎng)陰清肺麥地黃,玄參甘草貝丹襄;薄荷共煎利咽膈,陰虛白喉是妙方。
A.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A.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B.玉液湯
玉液山藥芪葛根,花粉知味雞內金;消渴口干溲多數,補脾固腎益氣陰。
B.增液湯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增液湯用參地冬,無水舟停下不通;或合硝黃作瀉劑,補瀉兼施妙不同。
祛濕劑
化濕和胃
A.平胃散
平胃散用樸陳皮,蒼術甘草姜棗齊;燥濕運脾除脹滿,調胃和中此方宜。
A.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大腹蘇,甘桔陳苓術樸俱;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嵐瘴驅。
清熱祛濕
A.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樸夏白通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溫初起法堪遵。
A.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治陽黃,梔子大黃組成方;濕熱蘊結在肝膽,清熱利濕退黃良。
B.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芩翹貝母射干薄,濕溫時疫是主方。
B.連樸飲
連樸飲內用香豉 ,菖蒲半夏焦山梔;蘆根厚樸黃連入,濕熱霍亂此方施。
A.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草梢瞿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B.當歸拈痛湯
當歸拈痛羌防升,豬澤黃芩葛茵陳;二術知苦人參草,瘡瘍濕熱服皆應。
利水滲濕
A.五苓散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五苓散治太陽腑,白術澤瀉豬茯苓;桂枝溫通助氣化,利便解表煩渴清。
B.豬苓湯
豬苓湯內二苓全,澤瀉阿膠滑石添;利水育陰兼瀉熱,溺秘心煩嘔渴痊。
B.防己黃芪湯
防己黃芪金匱方,術甘姜棗共煎嘗;此治風水與風*,*重汗出服之良。
溫化水濕
A.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是經方,中陽不足痰飲猖;悸??饶嫘孛{滿,溫陽化飲功效彰。
A.真武湯
真武湯壯腎中陽,茯苓術芍附生姜;陽虛水飲停為患,悸眩潤惕保安康。
A.實脾散
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樸,虛寒陰水效堪夸。
B.萆解分清飲
萆粟分清石菖蒲,萆解烏藥益智俱;或益茯苓鹽水服,通心固腎濁精驅。
祛風勝濕
A.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艽防辛,芎歸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參草,風濕頑痹屈能伸。
祛痰劑
燥濕化痰
A.二陳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姜梅一并存;燥濕化痰兼利氣,濕痰為患此方珍。
A.溫膽湯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溫膽湯中苓夏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眠舌苔膩,此系膽虛痰熱擾。
清熱化痰
A.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杏瓜蔞,茯苓枳芩膽星投;陳夏姜汁糊丸服,專治肺熱咳痰稠。
B.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寬胸散結滌痰優(yōu);痰熱內結痞滿痛,苔黃脈滑此方求。
B.滾痰丸
滾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黃芩及大黃;少佐沉香為引導,實熱頑痰一掃光。
潤燥化痰
B.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蔞散茯苓,陳皮桔?;ǚ墼?;咳嗽咽干痰難咯,潤燥化痰病自清。
治風化痰
B.止嗽散
止嗽散用桔甘前,紫菀荊陳百部研;止咳化痰兼透表,姜湯調服不用煎。
A.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棗生姜;眩暈頭痛風痰盛,化痰息風是效方。
消導化積劑
消食導滯
A.保和丸
保和神曲與山楂,陳翹萊菔苓半夏;炊餅為丸白湯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A.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重大黃,芩連白術與茯苓;澤瀉蒸餅糊丸服,濕熱積滯此方尋。
B.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陳皮,黃柏黃連莪枳齊;大黃黑丑兼香附,熱滯瀉痢皆相宜。
A.健脾丸
健脾參術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楂肉山藥曲麥炒,消補兼施此方尋。
消百化積
B.桂枝茯苓丸
金匱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藥和牡丹;等份為末蜜丸服,緩消百塊胎可安。
驅蟲劑
A.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人參椒姜及附子,溫中寓清在安蛔。
以上是“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備考干貨《方劑歌訣》小匯總,記住馬上**!”的全部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張鈺琪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張鈺琪 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