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升華法制成的氯化亞汞的結晶體。
【異名】膩粉、甘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碾成細粉。
【成品性狀】本品為白色有光澤的鱗片狀或雪花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遇光顏色緩緩變暗。氣微,幾乎無味。
【鑒別】(1)本品遇氫氧化鈣試液、氨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即變成黑色。
?。?)取本品,加等量的無水碳酸鈉,混合后,置干燥試管中,加熱,即分解析出金屬汞,凝集在試管壁上,管中遺留的殘渣加稀硝酸溶解后,濾過,濾液顯氯化物的鑒別反應。
【檢查】升汞:取本品2g,加乙醚20ml,振搖5分鐘后,濾過,濾液放置,使乙醚自然揮散,殘渣加水10ml與稀硝酸2滴溶解后,照氯化物檢查法檢查,如發(fā)生渾濁,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
汞珠:取本品約1g,平鋪于白紙上,用擴大鏡檢視,不應有汞珠存在。
熾灼殘渣:不得過0.1%.
【含量測定】取本品約0.5g,精密稱定,置碘瓶中,加水10ml,搖勻,再精密加碘滴定液(0.1mol/L)50ml,密塞,強力振搖至供試品大部分溶解后,再加入碘化鉀溶液(5~10)8ml,密塞,強力振搖至完全溶解,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淀粉指示液,繼續(xù)滴定至藍色消失。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當于23.61mg的氯化亞汞。
本品含氯化亞汞不得少于99.0%.
【性味與歸經(jīng)】辛,寒;有毒。歸大腸、小腸經(jīng)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功能與主治】外用殺蟲,攻毒,斂瘡;內服劫痰消積,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瘡,頑癬,臁瘡,梅毒,瘡瘍,濕疹;內服用于痰涎積滯,水腫膨脹,二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摻敷患處。內服每次0.1~0.2g,一日1~2次,多入丸劑或裝膠囊服,服后漱口。
【注意】本品有毒,不可過量;內服慎用;孕婦禁服。
【貯藏】遮光,密閉,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