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1.入湯劑不宜久煎。
2.濕熱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附方一〗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
組成:茵陳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味和,先食飲方寸匕(6g),日三服。
功用: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濕多熱少,小便不利等證。
〖附方二〗 四苓散(《明醫(yī)指掌》)
組成:白術 茯苓豬苓 澤瀉[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滲濕利水。
主治:內(nèi)傷飲食有濕,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附方三〗 胃苓湯(《丹溪心法》)
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用法:上合和,姜棗湯,空心服。
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
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
[以上三方鑒別]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淡滲利水,主治水濕內(nèi)停,小便不利諸證。胃苓湯系平胃散與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氣利水,祛濕和胃之功,主要用于水濕內(nèi)盛的泄瀉、水腫,小便不利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倍量之茵陳,具有利濕清熱退黃作用,適用于黃疸病,屬于濕多熱少,小便不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