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0月30日 19:00-21:00
詳情出分當晚 19:00-21:00
詳情
【口腔解剖生理學】
上頜側切牙與上頜中切牙的區(qū)別中哪一點是錯誤的
A.上頜側切牙唇面較窄小、圓突
B.上頜側切牙舌窩窄而深
C.上頜側切牙切緣向遠中舌側的傾斜度較中切牙大
D.上頜側切牙近中切角似銳角
E.上頜側切牙根長與冠長相近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上頜側切牙外形基本與上頜中切牙相似,特點是體積稍小,形態(tài)窄而長。與上頜中切牙形態(tài)的主要區(qū)別:
?。?)唇面窄小而圓突,近中切角為銳角,遠中切角呈圓弧形,發(fā)育溝不如上頜中切牙明顯。
(2)舌面的邊緣嵴比中切牙明顯,舌窩窄而深,有時有溝越過舌隆突的遠中并延續(xù)到根面。
?。?)鄰面的近遠中接觸區(qū)均比中切牙距切角遠。
(4)牙根細而稍長,根長大于冠長,牙根近頸部的橫斷面呈卵圓形。
上頜側切牙切緣向遠中舌側傾斜度較中切牙大,這是正確的,以教科書為主。
【口腔解剖生理學】
上頜側切牙與上頜中切牙的區(qū)別中哪一點是錯誤的()
A上頜側切牙唇面較窄小、圓突
B上頜側切牙舌窩窄而深
C上頜側切牙切緣向遠中舌側的傾斜度較中切牙大
D上頜側切牙近中切角似銳角
E上頜側切牙根長與冠長相近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上頜中切牙的根長平均值為11.3mm,冠長為11.5mm,上頜側切牙的根長為11.5mm,冠長為10.1mm,所以答案E不正確。
髓腔形態(tài)的生理和病理變化中哪一點是錯誤的()
A髓腔的大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縮小
B乳牙髓腔比恒牙大
C青少年的恒牙髓腔比老年者大
D髓室頂、髓角隨著牙的不斷磨耗而降低
E外傷、齲病對牙體的侵襲使髓腔縮小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髓腔形態(tài)的生理和病理變化是指恒牙期的。而乳牙髓腔比恒牙大是乳牙和恒牙的髓腔形態(tài)特點,而不是因
為發(fā)生變化。故選B。
【口腔頜面外科學】
16歲女性,右側下頜骨逐漸膨大8年。近來增大速度減慢。檢查見下頜骨體部彌漫性膨大,但以頰側更明顯,質硬。X線片示右下頜骨體部呈磨砂玻璃樣,與骨皮質相移行。術后標本病理檢查發(fā)現(xiàn)纖維組織代替正常骨組織,其中有較多的纖細骨小梁??赡艿脑\斷為
A.化牙骨質纖維瘤
B.骨化性纖維瘤
C.骨纖維異常增殖癥
D.巨頜癥
E.牙源性纖維瘤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正確答案是C
骨纖維組織異常增殖癥又名纖維性骨炎,是一種以骨纖維變性為特點的骨胳系統(tǒng)疾病,是否為一真性腫瘤尚無定論。該病好友于兒童及青年,女性較多見。 骨纖維組織異常增殖癥為緩慢進行性局部腫塊,因腫塊壓迫鄰近器官組織,產(chǎn)生各種機能障礙與畸形,從而出現(xiàn)臨床癥狀: (1)病變在上頜下頒者,以顏面變形為主要表現(xiàn)。 (2)侵犯鼻竇和鼻腔者,與鼻炎、鼻竇炎癥狀相似,可出現(xiàn)鼻塞、鼻分泌物增多,重者可致鼻中隔偏曲等。 (3)侵犯顆骨可發(fā)生耳后、外耳道局部隆起變形、中耳炎、聽力障礙及面癱等癥狀。 (4)侵入眶內(nèi)可出現(xiàn)流眼淚、眼球突出、移位及視力減退、復視等癥狀,這是由于淚道及眼球受壓所致。 (5)侵犯牙槽骨可影響上下牙列正常咬合關系,有時咀嚼時可出現(xiàn)顆領關節(jié)疼痛。 (6)侵犯顱內(nèi)者雖極少見,但因可引起顱內(nèi)壓增高及腦神經(jīng)受侵癥狀,對患者危害較大。
骨纖維異常增殖癥是一種病因不明、緩慢進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纖維組織疾病。正常骨組織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質梭形細胞的纖維組織和發(fā)育不良的網(wǎng)狀骨骨小梁,可能系網(wǎng)狀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滯,開出生后網(wǎng)狀骨支持紊亂,或構成骨的間質分化不良所致。本病臨床并非罕見,約占全部骨新生物的25%,占全部良性骨腫瘤的7%。單骨型約占70%,多骨型不伴內(nèi)分泌紊亂者約占30%,多骨型伴內(nèi)分泌素亂者約占3%。
影象學檢查對本病診斷有特殊意義。根據(jù)X線表現(xiàn),本病分為三型:①變形性骨炎型:常為多骨型病變表現(xiàn),其特點是顱骨增厚,顱骨外板和頂骨呈單側泡狀膨大,骨內(nèi)板向板障和顱腔膨入,增厚的顱骨中常見局限和彌漫的射線透明區(qū)和濃密區(qū)并存,這種骨吸收與硬化并存極似Paget變形性骨炎的表現(xiàn)。顱骨擴大和硬化,可從額骨擴大到枕骨。面部受累可導致眶和鼻腔狹窄及鼻竇腔消失,此型約占56%.②硬化型:此型多見上頜肥厚,可致牙齒排列不整,鼻腔、鼻竇受壓變小。上頜骨受累多于下頜骨,且多為單骨型。損害呈硬化或毛玻璃樣外觀。相反,下頜骨損害多見于多骨型,表現(xiàn)為孤立的骨壁光滑且可透過射線。此型約占23%.③囊型:顱骨呈孤立或多發(fā)的環(huán)形或玫瑰花形缺損,缺損從菲薄的硬化緣開始,其直徑可達數(shù)厘米。孤立的損害有似嗜酸性肉芽腫,多發(fā)的缺損可誤認為Hand Schüller Christian病,偶有數(shù)種X線類型出現(xiàn)于同一個體上。此型約占21%.應用CT或MRI檢查,能明確病變的位置和范圍,且能顯示與軟組織的聯(lián)系。定期檢查可動態(tài)觀察病變的發(fā)展程度,對選擇術式進路、減少并發(fā)癥和估計預后甚為重要。
影象學檢查對本病診斷有特殊意義。根據(jù)X線表現(xiàn),本病分為三型:①變形性骨炎型:常為多骨型病變表現(xiàn),其特點是顱骨增厚,顱骨外板和頂骨呈單側泡狀膨大,骨內(nèi)板向板障和顱腔膨入,增厚的顱骨中常見局限和彌漫的射線透明區(qū)和濃密區(qū)并存,這種骨吸收與硬化并存極似Paget變形性骨炎的表現(xiàn)。顱骨擴大和硬化,可從額骨擴大到枕骨。面部受累可導致眶和鼻腔狹窄及鼻竇腔消失,此型約占56%.②硬化型:此型多見上頜肥厚,可致牙齒排列不整,鼻腔、鼻竇受壓變小。上頜骨受累多于下頜骨,且多為單骨型。損害呈硬化或毛玻璃樣外觀。相反,下頜骨損害多見于多骨型,表現(xiàn)為孤立的骨壁光滑且可透過射線。此型約占23%.③囊型:顱骨呈孤立或多發(fā)的環(huán)形或玫瑰花形缺損,缺損從菲薄的硬化緣開始,其直徑可達數(shù)厘米。
病理表現(xiàn):血管供應變異較大,病變組織大體呈白色、灰白色或蒼黃色,比正常骨組織稍軟,切割時有含砂感或彈性感,巨大骨損害多從骨髓向外侵蝕和擴展,管狀骨和扁平骨的骨皮質僅留兩層薄殼,去除外殼如去包膜。鏡下見:網(wǎng)狀骨骨小梁的大小、形狀和分布不一,無規(guī)律地包埋于質地疏松或致密的富含細胞和血管的結締組織中。此組織類似結締組織化生的結果。骨小梁形態(tài)變異較大,多呈球形,在橫切面呈曲線形、C形或弓形,邊緣不規(guī)則,骨細胞腔隙寬闊。骨小梁緊密排列,形成骨網(wǎng)。骨小梁由粗纖維的原骨構成,在偏振光鏡下呈網(wǎng)狀而非板狀。偶見網(wǎng)狀骨板狀變形,有時見弓狀骨小梁環(huán)繞一中心血管。多數(shù)骨小梁缺乏成骨細胞構成的輪廓。這可與骨化纖維瘤鑒別。
【口腔頜面外科學】
以下關于結核性頸淋巴結炎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常見于兒童和青年,輕者僅有淋巴結腫大而無全身癥狀
B.可同時有肺、腎、腸、骨等器官的結核病變或病史
C.淋巴結較硬,可單個或多個成串或彼此粘連成團
D.皮膚表面常有紅、熱及明顯壓痛,捫之可有波動感
E.形成膿腫破潰后,瘺管常經(jīng)久不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結核性頸淋巴結炎常見于兒童及青年。輕者僅有淋巴結腫大而無全身癥狀;重者可伴體質虛弱、營養(yǎng)不良或貧血,或有低熱、盜汗、疲倦等癥狀,并可同時有肺、腎、腸、骨等器官的結核病變或病史。局部l臨床表現(xiàn),最初可在下頜下、頦下或頸側發(fā)現(xiàn)單個或多個成串的淋巴結,緩慢腫大、較硬,但無痛,與周圍組織也無粘連。病變繼續(xù)發(fā)展,淋巴結中心因有干酪樣壞死,組織溶解變軟,逐漸液化破潰。炎癥波及周圍組織時,淋巴結可彼此粘連成團,或與皮膚粘連。皮膚表面無紅、熱及明顯壓痛,捫之有波動感。此種液化現(xiàn)象稱為冷膿腫。頸部淋巴結結核可發(fā)生于一側或雙側,常位于胸鎖乳突肌前、后緣或沿頸內(nèi)靜脈分布的淋巴結,故可形成頸深部冷膿腫。膿腫破潰后可形成經(jīng)久不愈的竇或瘺。
【口腔頜面外科學】
某老年患者全口無牙頜進行義齒修復時發(fā)現(xiàn)左側頰系帶附著于牙槽嵴頂,影響將來義齒固位。應該采用的治療措施是
A.頰系帶矯正術
B.牙槽突修整術
C.牙槽嵴加高術
D.不作處理,改變修復方法
E.不作處理,將來通過調(diào)磨義齒,進行緩沖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正確答案為A
頰系帶矯正術與牙槽嵴加高術相比,前者是較為簡單的手術,效果也很好。故優(yōu)先選擇。另外,頰系帶位于牙槽嵴頂不一定是牙槽嵴吸收多造成的,有先天性系帶附著就較高的。
10月30日 19:00-21:00
詳情出分當晚 19:00-21:00
詳情